每周市場評述(20221031-20221104)
上周市場回顧
進入11月第一個交易周,市場整體較上周上漲。兩市成交金額周均上漲至9,766.12億元,北向資金周凈流出50.11億元,兩融余額15,611.31億元。截至上周五收盤,上證綜指周漲5.31%,收于3,070.80點,深證成指周漲7.55%,收于11,187.43點,滬深300周漲6.38%,收于3,767.17點,創業板指周漲8.92%,收于2,451.22點。各行業來看,汽車、食品飲料、休閑服務漲幅居前,分別為12.74%、11.18%、10.78%,沒有下跌的行業。
市場熱點
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
北京時間11月3日凌晨,美聯儲11月議息會議以12:0的投票結果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上調75BP至3.75% - 4%。
由于近期通脹回落速度不及預期、就業市場仍然表現強勁,美聯儲宣布繼續加息75BP,將聯邦基金利率的目標區間上調至3.75%-4%,為今年以來第六次加息,也是連續第四次加息75BP。美聯儲還將繼續按照5月的計劃縮表,以每月減持600億美元美國國債、350億美元機構債券和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速度縮減當前過大的資產負債表規模。
對比本次與上次的議息會議聲明,可以發現美聯儲對當前經濟表現和前景展望的描述與上次一致,意味著當前美國面臨的問題仍未改變,壓力仍然集中于高企的通脹。但本次聲明中新增了兩個表態:1)未來還將繼續加息。美聯儲在聲明中表示,“為了有足夠的限制性、讓通脹能夠回到2%,繼續上調目標區間是合適的”,意味著加息終點仍有距離;2)但加息的節奏會綜合考慮更多因素。美聯儲在聲明中表示,“在確定未來加息路徑時,將考慮已經累積緊縮的幅度、貨幣政策對經濟和通脹的滯后影響以及對經濟和金融的發展的影響”,這與上周美國參議院銀行委員會主席致函鮑威爾,警告FOMC需要關注激進加息的副作用有一定的關聯,也意味著未來加息節奏有放緩的可能。
與聲明中偏鴿的表態不同,在新聞發布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態強硬。強調不要關心加息的速度,加息的終點以及持續時間將會是更加值得關注的問題,現在考慮停止加息還為時過早。鮑威爾再度強調了通脹目標,“過去抗通脹的歷史已經證明了不要過早放松,美聯儲將保持政策路徑直到工作完成,將盡一切努力實現目標”。因此,美聯儲12月或將繼續加息,但預計加息幅度或將回落至50BP,但不排除由于通脹再度超預期,美聯儲選擇繼續加息75BP的可能性。
乘用車景氣度延續,關注糖酒會反饋
上周汽車板塊上漲12.74%,跑贏大盤6.36%,漲幅排名第一。據乘聯會,10月24-31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84.1萬輛,較9月同期下降8%,年度同比增長35%;批發107.5萬輛,較9月同期下降6%,年度同比增長17%。今年10月第四周總體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日均10.5萬輛,同比2021年10月第四周增長35%,相對今年9月第四周均值下降8%。據乘聯會初步統計,10月1-31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90.5萬輛,同比去年增長11%,較上月同期下降1%。疫情、俄烏沖突加劇國際形勢動蕩,油價居高不下,帶來車市壓力。燃油車在7-9月密集改款、增配降價,有利于燃油車集客增量。但10月初疫情“點多、面廣”,隨著各地防控加嚴,車市恢復速度偏慢。隨著天氣轉冷,購置稅補貼和新能源補貼政策到期前或將助力年末車市走強。在新車方面,10月29日-11月4日期間共上市19款車(含改款車),其中7款新車,價格范圍覆蓋8.98-68.99萬元。其中新能源車有3款:歐拉閃電貓、ZEEKR009、風光E380。
上周食品飲料板塊上漲11.18%,跑贏大盤4.80%。2022Q3白酒行業收入800億元,同比增長16.6%。中秋國慶旺季來臨,雖然局部地區仍有疫情影響,但頭部酒企旺季動銷表現仍較為穩健,板塊總體呈現復蘇態勢,Q3收入增速環比提升3.5%。2022Q3行業實現凈利潤299億元,同比增長21.1%。Q3白酒板塊利潤增速領先收入4.5%,板塊整體利潤率水平提升:一方面來源于不同價格帶間業績增速分化趨勢的持續演繹,次高端、大眾高端、高端白酒業績表現強于大眾普通價格帶;另一方面酒企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渠道營銷管理,提高費用使用效率,降低費用率水平,同時局部地區疫情反復也限制了線下營銷活動的正常展開,影響酒企的部分區域費用投放節奏。Q3季報總體呈現較高質量。上周白酒板塊股價快速反彈,市場預期有所調整。本周將舉辦成都糖酒會,屆時廠商渠道供應商將共聚一堂,共話未來發展趨勢,值得關注。當前酒廠全年任務已經接近完成,經銷商層面看高端酒庫存同比較為平穩,次高端及地產酒庫存增加有1月左右,重點關注四季度庫存去化情況。從渠道庫存、市場需求兩維度來看,高端酒仍然具備明顯優勢。
投資策略及行業配置
上周大盤較前一周上漲,按漲幅從大到小排序依次是消費股、科技股、周期股、金融地產股。2021年,全球股市基本延續了2020年疫情后反彈向上的走勢,多數國家股指年內創下新高。全球市場繼續交易“疫情復蘇”+“寬貨幣”邏輯。全球主要國家股票市場還是延續了2020年的上漲行情。從國內股市的表現看,滬深300全年下跌5.2%,創業板指數卻上漲12%。同時,2021年股票市場一個重要的特征是行業指數表現差異很大,漲幅前三的行業分別是電力設備、有色、煤炭;跌幅前三的行業分別為家用電器、非銀金融、地產。表現最好的電力設備板塊上漲47.86%;表現最差的行業家用電器下跌19.54%。行業表現出現如此巨大差異的原因,我們認為主要有兩個:中國經濟因為疫情控制得當,2020年率先復蘇,但復蘇動能在下半年開始減弱,比如下游地產、汽車、家電銷售數據開始疲弱;雖然下游需求趨弱,但是上游供給端復產較慢,同時流動性充裕,造成各個產業鏈都是上游價格上漲,導致各行業利潤端集中于上游。對應股票市場漲幅靠前的多數是上游行業,比如煤炭、有色、乃至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鋰礦、光伏行業中的多晶硅。下游行業由于需求疲弱,同時上游價格高企還在損失其毛利率。最典型是家電行業,一方面銷售受到地產需求的影響,一方面有色等產品價格上漲還在擠壓成本。
通過對經濟周期、政策環境的觀察分析,我們認為2022年股票市場處于“蓄勢待發”的階段。上半年受經濟數據較弱影響,市場情緒可能相對悲觀,但同時政策寬松的預期會逐漸增強,整體呈現出弱經濟、寬政策的特征。下半年經濟數據會逐漸好轉,同時政策效應也會逐漸顯現,宏觀經濟將走向“小復蘇”,股票市場可能會出現中等級別行情。但如果國外經濟受到美國緊縮、疫情反復等影響而導致中國國內經濟和投資環境出現明顯的比較優勢,也可能會存在大級別的股票行情。
根據以上預判,我們在2022年建議重點關注國內政策和政府工作導向的變化,及時跟蹤中央對經濟預判的表述和政策調整力度。投資上,我們會在上半年保持股票的中性倉位,并在行業配置上適度分散,在指數震蕩回落中逐步增加股票配置。我們將重點關注如下三方面:加強對價值龍頭的跟蹤研究,通過仔細分析其資產質量、現金流情況、公司戰略調整三大因素分析其合理買入的價格區間,在上半年機會臨近時果斷加倉;對成長型的熱點賽道(新能源車、光伏、風電、軍工等),做好對新技術、新變化的跟蹤研究,挖掘成長機會,同時注意過度追逐熱點的風險;行業上重點加強對消費、醫藥、科技等受益于高質量經濟發展方向的行業研究。
從中長期角度,在注冊制和退市新規實施背景下,優勝劣汰機制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個股分化將是中長期趨勢,龍頭企業和優質成長企業將持續受益。
(數據來源:Wind,市場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與未來業績保證)
聲明:本材料由國金基金編寫,未經國金基金事先書面同意,任何機構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更改、傳送、復印、復制、刊登、發表或者引用本材料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材料所載的數據、資料及觀點僅提供作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材料所載內容的來源及觀點的出處皆被國金基金認為可靠,但國金基金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及完整性不作保證。因使用本材料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損失,國金基金不承擔任何責任。